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的行业选择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7-08 18:11:23  

 

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的行业选择
李智标
 
 
 近年来,在“走出去”战略的引导和推动下,国内企业纷纷制定跨国经营战略,走出或筹划走出国门,到海外投资设厂,其中资源丰富、市场潜力日益显现的非洲正成为不少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首选地区。然而,非洲大陆国家众多、国情差异很大,而大多数中国企业又对非洲国家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不甚了解,企业对于选择什么行业投资、到哪个国家投资、用什么方式投资往往比较茫然。一些企业在没有经过认真思考选择的情况下就贸然进军非洲,其结果常常是付出惨重代价或者折戟而归。本文想重点分析投资非洲的行业选择策略。
一、行业选择的总体思路
总体而言,在选择具体的投资行业时,应重点思考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国内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二是非洲国家的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三是全球产业发展态势以及当代国际直接投资流动态势。
从中国方面看,目前的产业发展现状主要呈以下两大特点:其一,生产规模大、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制造业是最具比较优势的行业。中国的制造业经几十年的发展,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已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与此同时,这些颇具竞争力的产品有不少已在国内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亟需找到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途径。其二,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某些重要资源的短缺日益成为制约制造业等产业乃至整个经济增长的瓶颈。而这种资源短缺从眼下来看很难单纯依靠国内自身解决,从国外进口则面临供给渠道不稳定以及市场价格波动等问题。
从非洲方面看,目前的产业发展现状正好与中国产业发展现状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其一,大多数国家的制造业基础薄弱,制造业产值在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很低,因而各种制造业产品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其二,大多数国家的农矿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钻石、黄金、铜、钴、铬、铂、磷酸盐以及石油等矿产资源的储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也相应地属于倚重某种农矿资源的单一型经济。
现阶段全球产业发展态势的最显著特征是:传统产业不断进行结构调整和升级,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网络、信息、生物工程等产业正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各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和世界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现阶段国际直接投资发展态势的最大特征是:投资日益向服务业倾斜,其中金融、保险、房地产、咨询、旅游、电信等部门成为吸引外资最活跃的部门,这主要是由于服务业投资风险相对较小,投资回收周期比较短,资金有机构成比较低,劳动力容量比较大;在服务业之外,矿产资源开采和制造业是最受投资者关注的领域;海外投资的主体仍以欧美国家的跨国公司为主,但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也已加入到海外投资的行列。
二、具有投资机会和投资需求的行业
在对上述三方面问题进行通盘考虑之后,投资者就要对具体的投资行业作战略选择,而选择首先要考虑所选择的行业是否有投资机会和投资需求。根据非洲经济近期发展态势及主要非洲国家近年来公布的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投资规划,一般认为以下行业是非洲国家现阶段具有较多机会和较大投资需求的行业,且这些行业多属中国企业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行业。
1、基础设施建设。世纪之交,许多非洲国家都把新建或改善公路、铁路、机场、码头、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作为振兴经济的优先领域,这就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众多投资机会。例如,埃及政府自2000年起就启动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项目,每年预计投入200亿埃镑。目前已经动工和即将动工的项目主要有:南部谷地综合开发项目(也称Toshka项目),东赛义德港口建设项目,开罗第三条地铁线和亚历山大地铁线建设项目,开罗机场扩建项目,西奈南部地区旅游设施建设项目等。[①] 赤道几内亚政府于2003年宣布了一项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拟投资数十亿美元,用于改造全国的公路网并重建第二大城市巴塔的机场设施。[②] 阿尔及利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民宅建设。据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预测,未来10年内,阿尔及利亚每年至少需要新建民宅17.5万套才能缓解目前的住房短缺状况。[③] 解决供电问题尤其受到非洲国家的关注,这是因为在电力资源异常丰富的非洲,众多国家的电力供应却长期短缺[④],严重制约着其经济发展。也因此,不少非洲国家制定了发展电力产业的宏伟计划。例如,南非政府拟投资500亿兰特,将全国的电网相连,并在2012年前实现户户通电的目标。[⑤] 安哥拉政府于2004年3月批准一项西部电力走廊(Western Power Corridor)工程计划,拟投资60亿美元,架设3000公里的输电线,以便与南非、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和刚果(金)的电网相连。[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主要投资方式是工程承包,它是一项涵盖面广、内容丰富的投资业务,其中既包括商品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也包括劳务输出。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在过去数十年间已经在非洲建立了良好的声誉,这种良好声誉一定会为中国企业带来更多投资机会。
2、农矿资源开发。非洲是世界上各种农矿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许多国家均利用各自的资源禀赋建立起了结构相对单一的经济体系。这种单一的经济体系虽然非常不利于这些国家经济的整体良性发展,但它们在过去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又不得不依赖这种单一的经济体系,将农矿资源开发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尤其是在目前国际初级产品市场价格不断走高的形势下,大力开发各种资源自然成为许多非洲国家的优先选择,国际投资者对此当然也是趋之若鹜。对中国企业来说,农矿资源开发领域的投资重点应放在石油业、采矿业、林业等领域,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资源开发型项目所需投资金额大,投资周期长,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较大,一旦东道国政治和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投资不易转移,因此对这类投资项目应格外加强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风险预测,同时要有雄厚的资金和政治上的保证。
3、农业产业开发。非洲绝大多数国家属于农业国,然而,受多重因素制约,这些国家的农业普遍发展落后,国民的吃饭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每年不得不花费大量外汇进口粮食。这种状况不仅制约经济发展,甚至影响政权稳定。现在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日益加强了对农业发展的关注。此外,国际众多援助机构对非洲的援助也多属于农业项目的援助。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使非洲拥有巨大的农业产业投资机会和需求。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经验相当丰富,且在过去几十年间已有不少中国农业企业投资于非洲的农业部门,成果丰硕,受到了非洲国家的普遍欢迎。除传统农业,中国的高科技农业技术在非洲也应该很有市场。中国是世界上较早从事生物农业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国家之一,拥有适合非洲大陆的生物农业技术,如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发研究的抗病虫转基因棉花、小麦、水稻、马铃薯、玉米、西红柿等,都非常适合非洲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而非洲大陆除少数国家外,对生物农业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比较陌生,尚未形成自己独立的研究力量。如果将中国的生物农业技术引进非洲,将非常有助于非洲国家增加粮食产量,缓解饥饿、贫困和环境恶化等问题。
4、制造业。非洲国家的制造业普遍不发达,工业制成品主要依赖从国外进口。例如,南非是非洲制造业相对发达的国家,但其制造业产值也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2004年)。[⑦]尼日利亚是西非地区制造业相对发达的国家,但其制造业产值近年来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左右,且制造业门类主要是纺织、饮料、烟草、洗涤用品和水泥等小型制造业和加工业。[⑧]肯尼亚是东非地区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但其制造业产值目前也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且制造业门类主要是面粉加工、饮料、烟草、纺织、电器、制糖和造纸等小型制造业。[⑨]非洲国家普遍认为,发展制造业以及其他工业是摆脱贫困、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因而多把其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将中国国内某些产能过剩、能耗高但同时又是不少非洲国家急需的制造业部门向非洲转移,不仅可以延长众多中国产品的生命周期,降低生产成本,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同时也有助于非洲制造业自身的发展,特别是能创造不少就业机会。
在中国的众多制造业门类中,机械加工、轻工业、化学工业、家电制造业属于最受非洲欢迎的投资行业,纺织服装业则是不太受欢迎的投资行业。这是因为,纺织服装业也是许多非洲国家的支柱产业,尤其是自2000年美国颁布《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以来,非洲国家的纺织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一些国家的纺织服装业还逐渐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但与纺织服装业大国中国相比,非洲国家的纺织服装业毕竟还显得相当稚嫩,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很难与中国产品竞争,这就导致非洲一些以纺织服装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和产业在全球的扩张充满戒备乃至敌意。特别是自2005年1月1日起,随着全球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及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大幅增长,中国与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众多纺织品出口国产生了摩擦与纠纷。据有关媒体报道,2005年上半年,非洲纺织服装业大国莱索托有6家纺织厂倒闭,近7000人失业;东非纺织服装业大国肯尼亚有7家纺织厂倒闭,大量工人失业,非洲的不少媒体将其归咎于中国的竞争,一些非洲纺织企业甚至呼吁本国政府支持欧美对中国纺织品出口重新设限。[⑩]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纺织服装类企业到非洲投资就应格外慎重,要特别注意国别的选择和投资方式的选择。
5、高新技术产业。世纪之交,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推动,非洲国家更是希望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互联网和移动电话技术在非洲大陆的迅猛扩张就是最明显的例证。据国际电信联盟统计,20世纪90年代初,非洲只有南非、埃及和突尼斯3国可接通互联网,到90年代末接通互联网的国家已达50个;90年代中期,非洲还有近1/2的国家没有移动电话网络,到2004年,非洲已成为全球第一个移动电话用户数量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数量的大陆。非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扩张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还存在较大差距,但某些技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如微电子技术、宇航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超导技术等。2004年5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长城工业总公司参与了尼日利亚宇航局关于发射通信卫星的国际招标,在有欧洲、美国多家公司参加的竞标中一举中标。据随后达成的协议,该公司将向尼日利亚出口一颗通信卫星,并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将是中国首次用自己研制的火箭和卫星向国际用户提供在轨交付服务。中国企业在电信网络运营方面更是拥有相对成熟的产品、技术和服务能力,一些企业已经在非洲站稳了脚跟,并正在雄心勃勃地扩展市场。
6、医药产业。非洲是各种流行性疾病多发地区,多种致命疾病不仅威胁人的生命健康,而且也对各国经济发展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因此,非洲国家非常关注医药产业的发展,欢迎在医药产业领域的投资。在非洲的各种流行性疾病中,艾滋病和疟疾是为害最烈的两种疾病。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42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有2900万在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成人艾滋病感染率高达15%~20%,部分国家的感染率还远远高于这一平均数,如博茨瓦纳成年人口艾滋病感染率约为40%,南非约为30%,津巴布韦约为25%。[11] 不少非洲国家的财政预算有很大一部分用于防治艾滋病,一些国际援助机构更是把防治艾滋病作为援助非洲的重要项目。除艾滋病之外,疟疾也是为害非洲甚广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非洲抗疟药市场每年的营销额高达200亿美元。中国的医药产业虽然整体看水平较低,但传统中医中药对艾滋病和疟疾等的疗效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例如,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而这种中草药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云南、四川、重庆等省市及越南和印度等国,其中重庆酉阳是青蒿的主要产地。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曾从重庆酉阳县采购了约30吨的青蒿素类抗疟药,价值约3亿元人民币。北京华立科泰医药公司则是中国最早向非洲出口青蒿类药物的公司,现每年有几百万盒成品药制剂销往非洲20多个国家。[12] 中国还是全世界少有的几个拥有人工种植青蒿技术的国家,如果将这种技术引入非洲,不仅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必然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结语
以上只是非常宽泛地介绍了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时进行行业选择的一些思路和想法。对于真正有投资非洲意向的中国企业来说,这些信息还远远不够。它们还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进一步深入了解拟投资对象国的详细情况,拟投资行业的详细情况,特别是有关国家和有关行业外资准入政策和市场信息方面的详细情况,而且这些信息必须是最新的、出自官方渠道的。因为每个国家鼓励投资的行业、限制投资的行业和禁止投资的行业都不尽相同,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而进行调整。投资者只有在全面掌握以上信息的基础上,并本着使投资者和东道国均能受益的原则,制定出相对完善的投资规划及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其投资项目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
   (本文刊载于《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杂志2005年第5期)
 

 


[] 上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的南部谷地综合开发项目预计投资3000亿埃镑(约合880亿美元),拟在2017年前建成一座新城,用来安置约600万人口,以缓解目前的城市人口拥挤状况。该项目所需经费的20%~25%由政府筹措,其余由私人投资。到2004年,该大型项目已完成部分工程项目,但受经费制约,整体进展比较缓慢。See EIU, Country Profile 2004: Egypt, London: EIU, 2004, p.45.
[] EIU, Country Profile 2004: Equatorial Guinea, London: EIU, 2004, p.19.
[] EIU, Country Profile 2004: Algeria, London: EIU, 2004, p.46.
[] 据统计,在全非8亿人口中,能够得到电力供应的人口不足总人口的10%,非洲国家的广大农村地区基本上处于无电状态。See African Business, December 2002, p.29.
[] EIU, Country Report June 2004: South Africa, London: EIU, p.24-25.
[] EIU, Country Report June 2004: Angola, London: EIU, p.28.
[] 1990年南非的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南非因而被列为工业化国家。但近年来,南非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呈下降趋势,2001年为19%,2004年为16%,因而南非国内有人认为,南非正在开始脱工业化的进程。See Tom Nevin,“Is South Africa De-industrialising?”, African Business, March 2005, p.48.
[] EIU, Country Profile 2004: Nigeria, London: EIU, 2004, p. 36.
[] EIU, Country Profile 2004: Kenya, London: EIU, 2004, p.41.
[] 《参考消息》2005年6月30日。
[11] EIU, Country Profile 2004: South Africa, London: EIU, 2004, p.28; IMF, Finance & Development, December 2004, p.2.
[12] 《环球时报》2005年4月4日。

 

    北京赛格斯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经中国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的投资管理公司,经营范围主要涉及国内外大中型工程项目的前期操作、项目投资、项目融资、项目施工管理,承办大型展览服务、商务考察、产品销售等。《非洲考察网》是公司旗下官方网站。十四年来,我们专注非洲市场,先后组织承建了利比亚14亿人民币的房建工程、肯尼亚6亿人民币的地球观测卫星项目、加纳塔克拉蒂供水改造项目、尼日利亚变压器工厂等有代表性的项目。

    我们秉承“立足非洲,面向国内,拓展市场,服务客户”的原则,积极投身各个行业,竭诚为有意开拓非洲市场、进军非洲的行业组织,企业及个人提供“一站式”商务考察、合作项目对接和产品销售服务,为中非间的文化交流,经济发展架起一座桥梁,让国内各组织和企业无后顾之忧地走进非洲,抓住商机,创造财富!

    服务内容:项目前期市场考察、签证、机票、接机、酒店住宿、翻译、政府官员接见、项目操作、当地政策咨询及往返行程的安排等。为赴非进行商务考察的中方组织机构和企业提供强有力服务和强大的商业项目支撑,为中方企业更好地开拓非洲市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近年来,我们先后组织多个商务考察团赴非洲考察,成功运作数十亿美元的项目,现正在运作的政府项目:坦桑尼尼亚科技部卫星发射项目、煤电站项目,肯尼亚国防部无人机采购、航空公司机库建设、变压器工厂项目,布隆迪铁路、公路、水电站、太阳能电站、大型超市、房地产建设、石油勘探,卢旺达水电站建设,莫桑比克水电站,赞比亚铜矿、750MW水电站,安哥拉国家公路改造等项目。 

    民营项目:辽宁阜新华通管道尼日利亚工厂项目,河北青县钢厂尼日利亚搬迁项目,坦桑尼亚二手发电站项目。

    为更好地走进非洲,开拓非洲市场,我们与一些志同道合的国内外企业组建了非洲商务联盟,成立了“非洲商务联盟企业家俱乐部”,欢迎有意与我们一道开拓非洲市场的企业家加入我们,同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非洲商务联盟”。

    以下是我公司部分项目及在非高层合作伙伴:

 

 DSC_1263.JPG 2009316153236381.jpg  

 20111020153539926.gif psbe (7).jpg   [CropImg]12寸-3.jpg 手机照片 179.jpg 

 DSC_1421-1.jpg 20141023_221519.jpg

 办公地点:天津市武清区畅源道国际企业社区B2座

联系电话: 022-82939592 18511835357   邮箱:bsimvip@163.com

 

在线咨询
地址:天津市武清区畅源道国际企业社区B2座 电话:022-82939592 手机:18511835357(孔先生)
首页|商务资讯|非洲商机|考察非洲|非洲创业成功案例|俱乐部成员|签证办理|专家团队|企业黄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