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0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中非贸易额达2042亿美元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6-05 15:07:26 |
昨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和湖南省副省长何报翔介绍中国与非洲国家经贸合作及首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有关情况。钱克明介绍,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导下,中非经贸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中非经贸合作区支持非洲培育内生增长能力,创造了4万多个就业岗位,为东道国纳税近11亿美元。中非经贸合作正在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
近年来,中非贸易合作稳中向好。2018年中非贸易额达到2042亿美元,同比增长20%,中国已经连续十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同时,贸易结构也持续优化,其中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对非出口金额占我国对非出口总额的56%,中国自非洲的非资源类产品进口也显著增加,2018年我国自非进口同比增长32%,其中农产品增长了22%。
钱克明介绍,中国企业积极参与非洲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在轨道交通、港口、航空、电力等领域实施了一大批重大项目,为非洲互联互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带动了中国的技术、装备、标准和服务加快走进非洲。积极引导中国企业向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转型,增强项目的“造血”功能,减轻项目国政府的财政压力。
中国还邀请埃及、南非等8个非洲国家参加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国家展,来自42个非洲国家超过160家企业参加了进博会的企业展。此外,还就埃塞俄比亚的大豆、肯尼亚的甜叶菊、苏丹的花生、南非的苜蓿草等一批农产品输华,与非方签订了检疫议定书。非洲国家已有超过350种农产品可以对华开展贸易,非洲首家鲁班工坊已经在吉布提正式投入运营。中国还成立了中国非洲研究院,在非洲新设了孔子学院4所,孔子课堂11个。
中国与非洲国家在产业投资上深度融合。截至2018年底,我国在非洲设立的各类企业超过了3700家,对非全行业直接投资存量超过460亿美元。境外合作区已经成为中国对非投资重要依托,推动中国对非产业链整合投资加快增长,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形成了制造装备、轻工纺织、家用电器等多个产业群,大大提升了当地工业化水平、产业配套和出口创汇能力。
钱克明介绍,境外经贸合作区已经成为中非经贸合作的亮点和推动非洲工业化非常重要的平台。我国已经在非洲建了大概25个经贸合作区,为非洲工业化、创造就业、增加出口,做出了积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已创造了约4万多个就业岗位,为东道国纳税近11亿美元,增加了一大批外汇收入,同时也带动了中国一大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入驻经贸园区。
钱克明指出,中国的企业在非投资经营的经贸合作区,自去年中非论坛以来,又增加了5亿美元投资,有100家企业加入到园区。下一步,我们将对现有的25个合作区进行升级改造,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环境、污水处理、职业培训、环境保护等方面,推动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还将根据非洲国家发展的意愿新建设一批经贸合作区。(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李如意 监制:陈维光 编辑:李如意)
相关链接:
- ·适应新形势,开拓新领域
- ·非洲商务联盟参访临沂贸促会和临沂商城集团
- ·适应新形势 构建新机制
- ·非洲商务联盟与河北省平乡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非洲商务数字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 ·非洲商务联盟集成房屋专业委员会即将成立
- ·非洲商务联盟吉尔吉斯斯坦展会成功举办
- ·非洲商务联盟系列谈(三)
- ·非洲商务联盟系列谈
- ·非洲商务联盟系列谈(二)
- ·联盟四川代表处受邀参加“中国兰州驻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海外仓”开仓仪式
- ·非洲商务联盟赴新疆建设兵团考察并达成多项合作共识
- ·联盟第二次全国新丝路平台交流会在郑州举行
- ·非洲商务联盟到河北承德项目考察
- ·非洲商务联盟赴山东临沂考察并确定设立临沂代表处
- ·非洲商务联盟邯郸新丝路外贸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 ·非洲商务联盟应邀参加首届中国(重庆)绿色低碳发展高峰会
- ·河北省安平县人大领导到访非洲商务联盟